家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汽车家当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家当,家当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浸染。
京津冀三地汽车家当根本雄厚,在区域经济和全国同行业中都有主要地位。
2021年,京津冀汽车制造业业务收入在制造业31个行业中位居第二位,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比11%,比GDP占比(8.3%)高2.7个百分点。

京津冀汽车家当需联合发力

然而,京津冀地区汽车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2022年京津冀地区汽车产量为238万辆,比2013年减少115.05万辆,比2016年高峰时减少了181.5万辆。
2022年京津冀地区汽车产量占全国份额为8.76%,比2013年低落7.2个百分点。
同长三角地区比较,2013年京津冀地区汽车产量比长三角少112.31万辆,到2022年,比长三角少458.5万辆,与长三角的差距明显扩大。
同珠三角地区比较,2013年京津冀地区汽车产量比长三角多153.12万辆,2021年京津冀被珠三角超过,2022年京津冀比珠三角少177.4万辆,与珠三角的差距逐渐扩大。

从京津冀三地来看,北京市2013年汽车产量为199.95万辆,2016年高峰时达237.95万辆,2022年为87.1万辆。
天津市2013年汽车产量为55.7万辆,2019年高峰时达104.15万辆,2022年为60.3万辆。
河北省2013年汽车产量为97.4万辆,2016年高峰时达128.64万辆,2022年为90.6万辆。
2013年至2022年,北京市汽车产量占全国份额由9.04%降至3.20%,天津市汽车产量占全国份额由2.52%降至2.22%,河北省汽车产量占全国份额由4.40%降至3.33%。
京津冀汽车制造业竞争力这一走势,应引起高度关注。

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驱动汽车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终端转变,匆匆使汽车家当与互联网、信息通信、能源等行业深度领悟,并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方向发展,为环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已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京津冀协同造就的六条重点家当链之一。
在“双碳”目标下,汽车行业碳中和的重点将从燃料周期过渡到车辆全生命周期,整车企业除关注自身的碳中和之外,日益关注高下游家当链供应链的降碳目标,特殊是材料、零部件的减碳体系管理。
在当前推动河北全面绿色转型之际,京津冀地区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三地各自上风,把汽车作为未来京津冀制造业的“首位家当”,精心谋划,携手打造天下级前辈汽车制造业集群,努力实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超过式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组织开展协同攻关。
目前,高算力AI打算芯片和高端掌握芯片、高性能传感器、底层操作系统和工具链等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家当链的“卡脖子”技能环节,也制约着京津冀地区的家当发展。
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主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浩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根本踏实、科研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家当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浸染。
建议聚焦“卡脖子”核心技能,发挥京津冀上风,加强分工互助,联合开展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核心技能难题。

二是营造良好家当生态。
我国六大汽车家当集群有整车企业259个,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2892个,零部件企业个数与整车企业个数之比为50∶1,长三角这一比例达96∶1,而京津冀仅为23∶1。

建议超前谋划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家当链。
加快引入造就一批牵引力强、产出规模大、创新水平高、核心竞争力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落地,以新能源汽车绿色供应链减碳体系构建为切入点,串联起一批汽车家当链高下游企业及创新链科研机构配套协作,集聚家当核心攻关要素,形成以新能源智能网联为特色的前辈汽车制造业集群。
立足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家当发展需求,聚合不同行业参与者上风,发挥上风家当、上风企业的关联带动浸染,推进龙头企业的技能与产品扩散,支持各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创新配套,提高协作水平,促进互补发展,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及生态体系。

三是造就具有影响力的“链主”企业。
“链主”企业具有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组织动力,对全体家当链有着较强的影响力,能凝聚家当链高下游,带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在家当集群中,“链主”企业每每能整合家当链上其他企业生产、供需等环节,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网络状家当集群构造。
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向上向下延伸家当链,既能增加家当附加值,又能实现家当可持续发展。
当务之急,可积极争取诸如比亚迪(整车及零部件)之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京津冀地区(优先考虑沿海地区)布局。

四是下大力气优化营商环境。
要进一步推进系统编制机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同国内外其他地区沟通对接,打造全国对外开放高地。
加强营商环境互换互鉴,扩大同事同标政务做事事变,聚焦“统一方案、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完善方案落实机制、标准衔接机制,推动研究要素资源统筹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心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见地》精神,精准制订履行各种支持政策,完善政策实行办法,加强政策折衷性,及时回应关怀亲睦处诉求,切实办理实际困难。

五是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折衷。
今年7月20日,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联合组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事情办公室(简称“京津冀联合办”)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揭牌成立,并正式启动运行。
要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作用,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纳入“京津冀联合办”议事日程。

据不完备统计,北京市、重庆市、陕西省、安徽省、四川省、吉林省等工信(经信)部门均设有汽车处,建议河北在工信厅设立汽车处,加强组织折衷,推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家当链超前布局,推动成立京津冀汽车家当链供应链绿色创新同盟,发挥好京津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创新示范浸染。

(作者:武义青系河北省政府参事、河北经贸大学原副校长、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央主任;刘晓军系河北省政府参事、中国驻名古屋总领事馆原总领事;杨立萍系河北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秘书长)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