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是农历正月初九,位于兰溪浦江义乌金东四县市交界的兰溪市横溪镇国庆村落,当地五百多位村落民一齐上街,舞起了已经沉寂了五六年的龙灯会。
横溪龙灯
长期以来,拥有三千多常住人口的国庆村落一贯是兰溪市域内人口最多的行政村落,当地的舞龙灯历史最远可以追溯至明嘉靖年间,有近五百年的历史。
横溪龙灯
横溪龙灯会,目的是为了纪念先人、娱神娱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头用实木雕刻而成,惟妙惟肖。龙身为板桥,篾骨纸皮,绘以龙鳞、花草、人物、吉语,非常俊秀。最初的规模已经有灯桥数百节,后毁于火。清雍正年间,筹资重雕木龙。道光年间,环绕迎龙灯,村落民组织了龙头会、铳会、锣鼓会、旗会、火炮会、考烧会(迎龙灯时分馒头)、贴金会(每十年出资为龙头贴一次金)。1891年重雕木龙,1966年焚毁。1992年,村落民第四次重雕,历时近一年落成。1993年正月初三,新龙点睛,举行盛大的迎灯活动,有灯近四百桥,加上铳队、旗队、绵延一公里多,堪称八婺第一长龙。
横溪龙灯
横溪龙灯会有一套古老而又特殊的程序。正月初九接龙头(从储藏地迎出,摆厅上供人祭拜),初十合蜡(村落民捐助迎灯用的烛炬),十一浪灯(试迎),十三下百塘(拜青山岩胡公),十四上洞源(施宅洪桥殿拜陈爷爷),十五拖牌丘(牌丘明堂)抢球、扳灯、盘灯。只有经历这样数次迎灯,一年的迎灯活动才算圆满结束。
横溪龙灯
今年国庆村落的龙灯有124节,龙头雕刻得十分精细,维妙维肖。初九早上八点多,龙头从天山柳贯纪念馆抬出。柳贯是元代横溪人,曾任翰林院待制,门人私谥文肃公,著名的文学家、教诲家,婺学的精彩代表人物之一。选择从这里接龙头,有着思念先贤,传承文脉的美好寓意。
横溪龙灯
迎龙灯是人们对生活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龙灯会热闹非常的场面,又是人们耐久不息的家乡情怀。著名横溪籍字画家方增先凭着幼年的影象创作出积墨人物画《家乡的板凳龙》,并饶有兴致地回顾说:“我是看着板凳龙终年夜的。它是一种民间特色非常浓厚的民俗,是非常故意思的民间美术活动。农人自己动手制作、画画,板凳龙的两面都涂上了颜料,五彩斑斓,生动极了。当时每家都要出一盏灯,我从小就喜好画画,家里的板凳龙,险些都是我画的。\"大众这一悠久而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本日还在家乡横溪连续传承发扬……
横溪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