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分6次揭橥,敬请关注。)
越野汽车自创始以来,逐渐成为汽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培植和经济培植中一贯发挥着重要、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浸染。至少在底盘方面,越野汽车表示了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最高水平。
据史料记载,我国开拓越野汽车的历史起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且由于国防培植的急迫须要,50、6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吨位和用场的越野汽车被相继开拓出来,补充了海内空缺(有的大量生产),书写了我国汽车工业最为辉煌和值得品味的历史篇章,为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积下了十分宝贵的财富。但由于多种缘故原由,历史上,或因不同角度、或未进一步查证等缘故原由,关于我国各型越野汽车的初创和“第一”辆(款),不同出版物、不同企业、不同网文,一贯存在着大量不严谨、不一致、各说各话、相互抵牾乃至明显缺点的说法;也未见有对我国各型越野汽车“初创”历史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梳理和总结。
笔者,近期通过查阅大量的书面和网络史料,对我国各型越野汽车的创始和“第一”以及开拓背景和成果,作了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客不雅观的总结和梳理,以尽可能还原史实,欢迎读者示正。
1 越野汽车的观点
普通来讲,越野汽车是一种专门为在非道路(无路)及恶劣道路上行驶,而特殊设计的汽车,也可以短韶光在道路上行驶,可用于载人或载货(/作业装置)。其紧张标志是:车身造型刁悍、简约,全轮驱动,离地间隙较高,大花纹越野轮胎,大功率发动机和较高的进排气口(用于涉水),粗大结实的保险杠,等等。个中,全轮驱动系统包括了分动器、和/或差速锁(轮间、轴间)等关键部件。
从观点上讲,越野汽车是指在其设计上所有车轮同时驱动(包括一个驱动轴可以脱开的车辆),或其几何特性(靠近角、拜别角、纵向通过角,最小离地间隙)、技能特性(驱动轴数、差速锁止机构或其他型式机构)和它的性能(爬坡度)许可在非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摘自《商用汽车图文集成》(2016)。)
图1 普通来讲,越野汽车是一种专门为在非道路及恶劣道路上行驶而特殊设计的汽车
2 越野汽车的分类
按照我国汽车行业2005年开始采取的汽车统计分类办法,越野汽车=越野乘用车(≤9座载客车辆)+越野商用车(越野客车(>9座载客车辆)+越野载货汽车)。
参照目前吨位(总质量/M)划分标准,越野载货汽车(越野卡车)=微型(M≤1.8t)+轻型(1.8<M≤6t)+中型(6<M≤14t)+重型(14t<M ≤24t)+ 超重型(M>24t)5大类;参照目前车长(L)划分标准,越野客车=轻型(3.7<L≤7m)+中型(7<L≤10m)+大型(L>10m)。(注:载货汽车(卡车)按质量参数分类,1988年以前是依据载重量(载质量),1988年往后依据总重量(总质量)。)
越野汽车按驱动型式划分有4×4、6×6、8×8、10×10、12×12、14×12、16×16等。
关于越野汽车动力总成,紧张采取汽油机、柴油机2大类,也有采取燃气发动机的,包括4缸、6缸、8缸、12缸等。
关于汽车产品编号(车型号),1959年之前,各企业各自进行。1959年汽130-59《汽车产品编号规则》颁布之后,有了统一规则,车型号中的前几位数字为3位(如BJ212);1988年又颁布了新标准GB9417-88《汽车产品型号体例规则》,车型号中的前几位数字升级为4位(如BJ2022),并增加了半挂牵引车、专用汽车、半挂车等种别。
综合2个标准来看,车型号前面的字母均为企业名称代号(如BJ、JN);车型号中前几位数字的第1位代表汽车种别:“1”-载重(货)汽车、“2”-越野汽车、“3”-自卸汽车、“4”-牵引汽车、“5”-专用汽车、“6”-(大)客车、“7”-轿车(小客车)、“9”-半挂车,共8类;第2(/2和3)位代表汽车的主参数:(1)汽130-59中的第2位:大客车按座位数(个)、小客车按发动机排量(L)、其它按载重量(t),如JN250中的“5”代表载重5t;(2)GB9417-88中的第2、3位:对付“载货车辆”代表总质量,对付“载客车辆”代表车长;末了1位代表产品改进序号。而这些数字后面的字母(/数字)为企业自定代号或专用汽车种别代号(如BJ2023SIC中的“S1C”、YH5410TQZ155DZ中的“TQZ155DZ”)。其他不再赘述。
3 我国越野汽车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为壮盛期间
据史料记载,我国越野汽车的开拓和取得成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年代。但,我国开拓(生产)的第一辆(款)越野汽车、第一辆(款)轻型越野汽车、第一辆(款)中型越野汽车、第一辆(款)重型越野汽车平分离是谁呢?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款)越野载货汽车、第一辆(款)越野载客汽车(越野客车)、第一辆(款)越野乘用车等又分别是谁呢?截至目前,各种纸质及网络平台乃至不同企业,要么存在不同说法,要么没有明确记载。笔者以为,要很好地理清这些初创和“第一”,有必要从早期出版的正式纸质出版物动手。
我国较早出版的汽车类图书——《国产汽车简明性能资料手册》(第1辑/1958.9一版;第2辑/1959.4一版)(下通称:《手册》)详细记载了1958年底以前我国(/试制)生产的绝大部分汽车的品牌/型号、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和技能参数(但车型有遗漏)。个中包括越野汽车14款(见表1,表1中号部分来自其他史料),其车型号无统一规制(我国第一个汽车产品型号编号规则是“汽130-59”);少数不同厂家的车型乃至采取了同一品牌名称;这14款车型均为4×4,采取4/6缸汽油机;按目前吨位标准,属于微型或轻型(载客类车长<7m,货车类总重<6t);包括乘用车(≤9座)、载货汽车、客货两用汽车、客车(>9座);其生产(/开拓)日期都是1958年,个中部分详细到了月份。
《手册》的明显不敷之处,在于它没有记载其出版前成功试制/投产的部分越野汽车,如:1958年9月26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1960年第2季度投产的新中国第一辆中型越野载货汽车——CA30(6×6)2.5/4.5t级军用越野汽车(采取6缸汽油机)。《手册》的这一“不敷”,难道与该车型还未正式投产有关?不大可能,由于《手册》网络的很多车型并未投产;难道是编者未拿到有关资料?不可能,由于《手册》收录了一汽CA10/CA11B等车型资料;难道是其按照国家指令研发而需保密?也不大可能,由于《手册》记载的1958年6月19日南京汽车制造厂试制、1964年投产的新中国第一辆轻型越野载货汽车——跃进牌NJ230(4×4)1.5t级军用越野汽车(采取6缸汽油机)也是按照当时军方“指令”研发生产的。对此,不做进一步阐发也罢。
《手册》也没有收录1951年9月14日天津汽车制配厂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辆越野汽车——天津51型“吉普车””,1952年9月24日中国公民解放军第四汽车制配厂试制完成的“毛泽东号”吉普车。
第一机器工业部(下简称:一机部)长春汽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汽车产品手册(越野汽车)》(1971年初出版)收录的越野汽车,基本都是20世纪60年代末及1970年研制/改型/在产的产品(不是全部),个中属于我国各型越野汽车初创(第一)的车型只有一部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2000年5月版,下简称《五十年》)一书,虽然对我国越野汽车开拓生产的信息做了一些记载,但也是抓大放小、很不全面,也不外细,仅对一些代表车型提了一下。
不论若何,从《手册》以及《五十年》等有关史料看,50年代后期以及60年代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最为主要和关键的期间,创造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多项第一。个中1958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最不平常的一年!
一年之内即出身了100多家试制/生产汽车的厂家(不含三轮汽车制造厂、摩托车制造厂、客车以外的改装厂),而1956、1957年出身的汽车制造厂只有几家。涌现这一征象是什么缘故原由呢?
根据史料,主因是1957年我国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操持后,全国公民激情亲切飞腾;在此大好形势下,1958年2月《公民日报》揭橥了"鼓足干劲,力图提高"的社论,明确提出国民经济要全面大跃进——这为全面大跃进奠定了思想根本。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图提高、多快好省地培植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为跟上“大跃进”步伐,国家各项培植急需各型汽车,而先期建成投产的一汽等几家企业在产能和品种方面均难以知足各方面需求;于是,1958年,随着“大跃进”步伐,我国汽车行业涌现了各处着花、全面“大跃进”的局势,一年之内即有上百家汽车配件厂/修配厂投入“造车”运动。从其技能路径和技能水平来看,绝大多数是仿制国外产品且品种重复,不具备投产条件,因而要么没有投产、要么产量极小。例如:1959年全国汽车产量1.6万辆,个中一汽生产1.49万辆,其他浩瀚厂家仅生产1100辆。但1956-1958年乃至60年代的10几年间,我国汽车行业在汽车品种尤其吨位方面,创造了新中国多项“第一”,个中即包括各种吨位和多种用场的越野汽车。(未完待续)
来源:趣谈商用车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