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马晓成、邹明仲、孙晓宇

区域成长新亮点黑地皮上的垦植丨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东北三省粮食分娩蹲点调研之五

近日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产粮大省拜访时创造,近年来东北三省推动地皮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小庄家与当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些小庄家积极适应新转变,加快搭上当代农业“快车”。

这几天,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小屯村落村落民杜英伟正在忙着插秧前的准备事情。

“自家拥有20多亩水稻,全部自己栽种、收成。
除了自己会留着吃一些,剩下的全部卖给米厂,米厂统一对外卖,更能卖个好价钱。
”杜英伟说。

杜英伟所说的米厂,是沈阳田园综合体“稻梦空间”所经营的一家水稻加工厂。
前者以“稻田画”为依托,发展生态不雅观光旅游,有名度逐年提升,带动当地水稻栽种与加工家当的发展,与农人互助栽种水稻已超3万亩。

“农闲时可以到附近的不雅观光园中打工,收成时也不操心销路,我就精耕细作,把自家庄稼奉养好就成了。
”杜英伟说。

沈阳“稻梦空间”总经理赵爱军说:“与我们互助的庄家,利用我们的稻种和有机肥料,技能员定期查看水稻长势,以便质量把控。
我们将统一收购、加工稻米,打品牌,与庄家实现互利共赢。

近年来,东北各地持续加大惠农助农力度,让小户农人多打粮、打好粮。

“去年年景好,一垧地能产十四五吨玉米,按照0.9元每斤的市场价,能卖到2.7万元旁边,一垧地的农资和耕种本钱在5000元旁边,自家的一垧地有两万多元收入。
”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徐马村落村落民任国庆给算了笔账。

今年任国庆除了连续耕种自家的1公顷地皮外,还从亲友处承包了6公顷地皮。

“花1.6万元购置了新的播种机,花费2.7万元购置的二手304拖沓机,种地有盼头。
”任国庆说。

在吉林省,当地勾引小庄家与当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提升和带动小庄家协同发展。

吉林省舒兰市溪河镇溪河村落农人石永娟种了十几亩水稻,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水稻还没等成熟就已经有了买主。

“我们和当地龙头企业签订了协议,企业供应种子,收成时为农人供应保底价,我们种好地就行。
”石永娟说。

今年耕种季,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许多农人也都参与到了订单栽种中。

“栽种鲜食玉米一公顷能多收入7000至8000元,从种到收,我们都是统一供应、统一采收,不仅免费为庄家供应技能管理和做事,还卖力回收,销路不用愁,收益有保障。
我们要借助吉林省鲜食玉米品牌培植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扩大栽种规模,带领‘小庄家’对接‘大市场’。
”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文忠说。

一些基层农业干部表示,在推动地皮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也要费尽心机让小庄家对接大市场,这样既能提高农人的议价能力,降落种粮本钱,也有利于形成品牌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