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特斯拉Model 3大贬价,但对付燃油车市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由于教授始终相信,青睐燃油车的消费者不会看纯电动车一眼,除非你特斯拉还能贬价。
对付手握20万预算的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非常丰富,包括燃油车、稠浊动力车及电动车,不过本次主题是燃油车,暂不做新能源车型的推举,如果大家有感兴趣,下期可安排。

落地不到20万8AT后驱 空间大年夜品格好 这几款中型轿车真喷鼻香

个中单单燃油车也有非常丰富的选择,有国产品牌车型、合伙品牌车型及豪华品牌车型,如何精确选择就得根据个人实际需求而定,教授只能因不同需求下推举不同车型。
第一款是凯迪拉克CT4,这款车只针对没有家用需求的年轻人,首先它是豪华品牌,有一定的档次感,能够知足年轻人的虚荣心;其次它采取前置后驱布局,驾驶操控性一流,加上2.0T/1.5T+8AT的动力总成,动力相应快,知足年轻人神往“速率与激情”。

其三它足够便宜,起售价仅需21.97万元,终端市场优惠4万元以上,入门版车型全款落地不到20万元;如果按首付30%分期三年来算,首付仅需7万元,每月还款3765元,对付手上有点存款,并且每月收入稳定的消费者,考虑凯迪拉克CT4还是比较随意马虎的。

不过须要把稳的是,凯迪拉克CT4虽然便宜,整体尺寸也还可以,但内部后排实际乘坐空间较为紧凑,舒适性一样平常般;其次,车买下来虽然不算太高,但后期维修保养本钱不低,每一万公里的均匀保养用度在1600元旁边,如果对付这些不在乎,凯迪拉克CT4还是挺不错的。

第二款本田英仕派,作为本田雅阁的姊妹车型,虽名气不如后者,但两款车的三大件是一样的,整车品质也是不相上下,仅仅只是外不雅观/内饰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对付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很难将区分开来。

英仕派虽然是雅阁的姊妹车型,但由于上市较晚,出身至今不过五年,在有名度和市场口碑上,远不如本田雅阁,这也导致很多人在选车时,会优先考虑雅阁。
而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英仕派比较雅阁在配置和价格上更有上风,也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目前本田英仕派终端市场优惠3万元以上,入门版车型落地17万出头,而相对走量的精细版车型落地仅18.5万元旁边,精锐版车型落地在19.5万元高下,如果遇上2022年购置税减半的时候购买,还会更便宜。

至于英仕派的产品卖点紧张表示在品牌、可靠性、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消费者比较在乎的方面;须要把稳的点便是车型即将要换代,换装家族式最新设计措辞;其次保值率不如雅阁,也随意马虎被误认为雅阁。

第三款是丰田亚洲龙,这曾是一款专为美国市场而打造的B+级轿车,直到2019年才正式引进海内发卖,虽来得有点晚,但越级的车身尺寸和年轻时尚的造型设计依然惊艳不少,加上在美国市场积累的好口碑以及丰田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亚洲龙一上市就火遍大江南北。

如今三年多韶光过去了,亚洲龙也早已在海内里型轿车市场站稳脚跟,近一年累计销量约11.5万辆,在同级别轻松挤进前十。
当然,与广汽丰田凯美瑞比较,亚洲龙还是差了一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亚洲龙的情形与英仕派很像,都是来得比较晚,在市场口碑和群众根本上远不如凯美瑞和雅阁。

因此,亚洲龙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其在终端市场也有不错的优惠力度,各地普遍优惠2.5万元以上,入门版车型全款落地不到20万元,走量的2.5L豪华版落地也仅需22.5万元旁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实惠的。

亚洲龙的产品上风同样紧张表示在品牌、可靠性、燃油经济性、空间、安全性等方面,值得把稳的便是动力相对佛系,没有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得那么直接,但基本能够知足日常利用。

末了一款是大众迈腾,作为曾经中型轿车标杆,迈腾无论在人气上还是销量上都遥遥领先,其端庄大气的形象居家商用都能兼顾,出色的底盘调教也授予迈腾高等的驾驶质感,宽敞的空间表现及可靠的品质也契全家庭用户的购车标准,可以说一款最均衡的中型轿车。

只管当时风靡一时,但面对时期的风云变幻,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强如迈腾也面临过销量下跌的情形,如今在中型轿车市场早已不是龙头,乃至前三都排不进,不过并不妨碍它依然很精良。

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迈腾在终端市场上也持续让利,目前已经优惠3万元以上,入门版车型落地不到18万元,最走量的330豪华型全款落地也仅22万元旁边,这还是没有享受到免半购置税补贴的价格。

不过须要把稳的是,迈腾全系匹配的都是双离合变速箱,对付那些喜好鸡蛋里挑骨头的消费者,这算不算也是个缺陷?但实际体验过的人,都会夸奖大众的变速箱,平顺性好、相应快。

以上这四款中型轿车算是20万内性价比比较高的,除了凯迪拉克CT4倾向小众,主打操控运动,别的三款车都是倾向于家庭利用,它们都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可靠的质量、宽敞空间表现、良好的驾乘体验,更有大额的优惠力度。

当然,在这个价位中,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日产天籁、别克君威等车型也是很好的选择,其次像起亚K5、当代索纳塔、福特蒙迪欧等车型也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详细如何选择,大家可以根据实际购车预算、动力需求、空间需求、品牌需求等方面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