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6年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Reginald Fessenden)首度发射出“声音”,美国人德·福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明真空电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机的开山祖师,无线电广播时期就此开始。
50年代群众听收音机
1923年1月23日,美国人奥斯邦氏与华人曾君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通过自建的无线电台首次在上海播送广播节目,同时出售收音机。全市有500多台收音机吸收该电台广播节目,这是上海地区涌现的最早一批收音机。
随着广播电台不断的建立,收音机在上海地区逐渐兴起,均为舶来品,以美国出品最多,其种类一是矿石收音机,二是电子管收音机,市民多喜用矿石收音机。
1924年8月,北洋政府交通部公布装用广播无线电吸收机暂行规定,许可市民装用收音机。
张学良听收音机
1925年10月,亚美无线电株式会社在松江图书馆内,试验组装的矿石收音机与电子管收音机得到成功,不仅收到上海电台的无线电电波,还收到日本电台所播的音乐节目。
1936年,收音机在全国逐步遍及,仅上海市总数约在10万台以上。
1937年7月,抗日战役全面爆发,上海无线电制造业进一步受到打击。
1940年春,中共中心决定成立广播委员会,由周恩来出任主任,卖力广播电台的筹建事情。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1940年12月30日,设在延安西北的王皮湾村落窑洞里的播音室开始试验播出,发射机房是两座石窑洞,利用南苏联辗转运至延安的广播发声机进行播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公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发射功率300瓦。
1942年,侵沪日军禁止市民利用七灯以上的收音机,并强制市民拆除收音机的短波线圈,各无线电制造厂在日伪统治下,生产陷于结束状态。
1945年,抗日战役胜利后,上海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规复,同时又发展了一批新的无线电厂商。到1947年年底,上海电器工商业共有590家,个中无线电工商业为235家。
蒋介石在延安
1947年,由于国民党胡宗南部反攻袭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于3月14日再次停播,由设在瓦窑堡好坪沟一座小庙里的战备电台接替播音,连续播出边区公民的广播。
1949年3月,它随解放军进入北平,更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第一台正式定名为中心公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改名为北京市公民广播电台。
解放后,在1949到1956年是广播奇迹的大发展期间。首先是完成了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34座私营广播电台的社会主义大改造,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部分省辖市连续培植广播电台,并集中力量培植中心公民广播电台。
当时紧张的品牌有:上海牌、熊猫牌、牡丹牌等。
上海牌收音机
60年代初,造型精细典雅的“熊猫牌601—1”型电子管收音机深受消费者喜好。“熊猫”不仅为中国人所熟习,在国际上也是一个叫得响的牌子。
1963年12月,在北京市委工业事情会议上正式提出半导体收音机的试制大会战任务,确定了生产8402型半导体收音机。按预期目标,“十一”投放市场1000台向建国15周年国庆献礼,每台售价156元,收音机上市一销而空。
1964年11月5日--13日周总理率我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社会主义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时,将近百台牡丹牌8402型收音机分装礼品盒,运往莫斯科,分送给参加庆祝活动的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及代表团。
熊猫牌收音机
1965年初,吉林省无线电厂试制成功了JB664型9V六晶体管超外差袖珍式收音机,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声音清晰、宏亮、造型都雅、体积小,便于携带。省重工业厅、商业厅共同制订其试行出厂价格每台80元,批发价格86.6元,零售价格97元。投放市场后颇受用户欢迎。
牡丹牌收音机
70、80年代电视逐步开始遍及,代替了收音机的一部分功能。90年代末,手机又逐步遍及,可以随时听到电台广播,看电视。
现在,每个人都只是在看自己的手机,早就告别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听收音机的美好的时期。
#教诲##历史##建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