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钞票是越来越不经花了,“一代神车”凯美瑞也没那么“神”了。
据腾讯新闻旗下《棱镜》宣布,北京一家广汽丰田4S店的发卖职员表示,“现在只须要12万多就可以开走一辆凯美瑞。”
图源:微博@新浪科技
须要特殊指出的是,这里的凯美瑞并不是库存尾货,而是2024款第9代丰田凯美瑞。
作为参考,丰田凯美瑞的官方辅导价为17.18-25.98万元。
假如真杀到了12万元级别(跟地区干系),纵然是最低配、有前置购车条件,也充满了诱惑力。
但是本着求真的原则,《互联网品牌官》帮大家查询到,要想12万多拿下裸车凯美瑞,条件是你得有旧车置换+贷款购车。
换句话说,看似是薅到羊毛了,实在这羊毛是自己身上的。
贩子从不会做赔本买卖。
以是,总体而言,大部分4S店的优惠幅度并没有那么大,普遍降幅在2.5万-3.2万旁边,也便是终端起售价在13.98万-14.68万旁边,再低就要上附加条件了。
翻看6代、7代、8代凯美瑞上市之初,官方辅导价均分布在18-30万元区间。
时针再往回拨,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会儿名字还叫佳美的凯美瑞,可是动辄售价四五十万的入口豪车。
图源:微博
搁当时,这价格可以在广深两地购置一套房了,或许还不止一套。
操持赶不上变革,变革赶不上现实的残酷。以前买不起凯美瑞,如今看不懂房价。
02
扯远了,咱还是把把稳力聚焦到这款环球B级轿车“销量王”身上。
关键点就落在“销量”二字上。
以为是王者,没想到是青铜。被寄予厚望的第9代凯美瑞,彻底跌破了丰田的眼镜。
纵不雅观2023年整年数据,凯美瑞在中国的月销量都过万,有些月份乃至能达到2万。
图源:易车
急转直下的一个拐点发生在今年2月,由于恰逢春节的缘故,销量差点也可以理解。
但到了全新第9代凯美瑞正式上市的3月份,销量依然是那么的“丢脸”,均未能打破1万辆。个中3月为6842辆,4月为9323辆,5月为8681辆。
比拟去年同期,销量可谓是对半腰斩。
将目光投放在海内的B级车市场,凯美瑞早已痛失落宝座,被帕萨特、迈腾、雅阁这些老对手甩在身后。
图源:易车
一方面是产品自身的缘故原由,诸如外不雅观设计不讨喜、技能改造不敷、市场定位模糊等,而另一方面则是,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堪称一团大混战。
不仅要面临红旗H5、比亚迪海豹、极氪007、蔚来ET5、小鹏P7等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入场分食,还要欢迎奥迪A4、宝马3系、雷克萨斯ES200、凯迪拉克CT5等传统豪华品牌,它们纷纭祭出贬价的大招,对市场咔咔一通乱杀。
在四面八方的围剿之下,啥也别说了,直接奏响顺应时期的主旋律,一个字“降”!
03
以价换量这套打法,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是百试百灵的。
如果换不来量,要么便是产品在市场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了,要么便是降得还不足狠,没能让消费者感想熏染到诚意。
一字开头的宝马、凯迪拉克,二字开头的路虎、雷克萨斯,连降10万的奔驰C,狂降32万的保时捷……
在死活关头跟前,就甭管什么豪华、什么脸面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假如不麻溜的贬价把库存卖出去,日后砸手里就成了一堆废铁了。
毕竟在燃油时期走向新能源时期的进程中,消费者选择的侧重点不再是合伙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品牌和国产新势力品牌。
是时候搬出这句“至理名言”了:可以不选择国产品牌,但一定要感谢国产品牌的努力。
今年年初,伴随着一句“电比油低”的口号,比亚迪献出了起售价7.98万元的2024款秦plus dm-i光彩版。
5月尾,又重磅推出了号称“环球最牛插混系统”的第五代DM技能,首次搭载在新车秦L和海豹06上,起售价给到了9.98万元。
图源:微博@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接连不断的大动作可谓是掏了合伙品牌的老窝,彻底抹了朗逸和日系三大妈(雷凌、轩逸、卡罗拉)高性价比的光环。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丰田在618期间搞了一次购车特惠,7.98万元就可以带走一辆曾经环球销量第一的车型卡罗拉。
图源:一汽丰田官方微博
20万以下的平价市场由“价格屠夫”把守着,20万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则由一批具备足够竞争力的新能源品牌盘踞分食着。
内有空想、蔚来、问界、极氪等扛起中国品牌高端化的大旗,外有“改写汽车未来”、销量一骑绝尘的特斯拉。
在中外“明星品牌”共同搭建的以新能源为命题的舞台,造车新势力们“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台下看戏的不管是平民日系、中产美系还是高端德系,你说它们能坐得住吗?
前几年乃至几十年,还在吃着老本,清闲看戏,直到利益受到严重危害,才猛然意识到再这样下去就要“坐吃山崩”了。
自家确当家花旦已经由时了,曾经的爆款也早已冷却下来了。
昨日的辉煌被编入了历史,如果再没有创新和颠覆,贬价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04
以前没得选,现在选择太多了。
用以前还买不到一辆卡罗拉的钱,现在可以买到凯美瑞。
以前没钱买宝马;现在没钱,买宝马。
再不努力,就只能开BBA了。
……
卷价格、卷代价、卷智能化、卷豪华感,中国汽车品牌的积极内卷,为自己打下了小半边江山,也让消费者得以有机会去调侃一下以上这些合伙品牌。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韶光里,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前三基本都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三家,自主品牌险些难以看到这些合伙车企的车尾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在2023年海内乘用车厂商零售销量前四中,有三位都是自主品牌。
比亚迪力压一汽大众,以270.6万辆的年销量夺得桂冠,吉利和长循分离以141.2万辆和137.2万辆的成绩分列三四名。
图源:乘联会
国产品牌站起来了,但目前还处在刚拉开帷幕的起始阶段,它们迈往国际的步伐依旧任重道远。
反不雅观称霸环球数十载的丰田,虽然在中国市场表现暗淡,但其产品遍布环球,基本盘足够大,即便现在“躺平”,还是能赚到钱。
根据丰田汽车2024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古迹,丰田汽车的发卖收入为45.0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为4.94万亿日元(折合公民币约为2232亿元),同比增长101.7%。
作为比拟,比亚迪2023年净利润为300.4亿元,长安汽车为113.27亿元,空想汽车为117.04亿元,长城汽车为70.22亿元,吉利汽车为53.08亿元。
就这么说吧,海内最赢利(净利润最高)的前20家车企加起来,都不足一家丰田赚的钱多。
可想而知,以前卖二三十万一辆的凯美瑞,里头的“水”那叫一个深不可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