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之争,犹如每年的造车新势力排名一样充满悬念。

上海西安深圳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为何频繁易主

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首次拿到全国第一。
从2021年上海夺冠、2022年西安异军突起,再到2023年深圳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已三度易主。

城市正开启没有“硝烟的战役”,某种程度上也是背后的车企之争。
“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等各路“神仙”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百花齐放的同时,也使得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新能源汽车家当正在不断改写新的城市排位格局。

今年,谁主沉浮?

深圳西安之争: 得比亚迪者得天下

近日,2023年各地新能源汽车产量陆续公布。
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广州、重庆、柳州、郑州。
个中,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78万辆,增幅达104.2%,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连续三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超过100%。

业内指出,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大涨紧张得益于比亚迪的贡献。

作为环球产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的总部所在地和紧张生产基地之一在深圳。
而作为比亚迪总部所在地的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自然水涨船高。

而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问鼎全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幕后缘故原由也是比亚迪。
目前,西安的紧张新能源厂商包括比亚迪、吉利,但比亚迪对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贡献仍在90%以上。
比亚迪西安工厂占地261万平方米,方案年产能达90万辆。
数据显示,2022年,陕西省生产102万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西安工厂的产量占比就达到了97%。

西安为何没有守住第一?业内人士指出,比亚迪脱销车型产线的分流是其主要成分之一。
随着常州、抚州、合肥等城市新工厂的投产、达产,西安的部分脱销车型的产能被分流了。
西安工厂生产车型为比亚迪秦、宋家族脱销车型,由于其脱销车型不断地发生变革,产量增长的重心已不在西安,而转向了其他生产基地,这也导致了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低于其他城市。
2023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滑落到98.38万辆,不增反降,只管排名全国第三,但是前五名中唯一产量低落的城市。

据理解,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打破300万辆,同时带动了深圳、西安、郑州、合肥、济南、长沙等多个城市的产量激增,个中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生产基地12月单月产量就已打破10万辆,而其济南工厂整年产量也已达24万辆。

从深圳的逆袭到西安的上位又跌落神坛,不丢脸出, 对城市来说,得比亚迪者得天下。
按照深圳的方案,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200万辆,汽车家当工业产值达到万亿元规模。
深圳能否坐稳头把交椅,后续仍要仰仗比亚迪的表现。

上海对阵深圳:车企两巨子的暗战

比较深圳,排名第二的上海,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8.68万。

在城市的新能源家当资源较劲中,上海深圳不相上下。
《2023胡润中国新能源家当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在新能源家当集聚度上,深圳综合指数为88.1,上海为87.8分。

随着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投产,方案供应60万辆的产能,提升了深圳整体的产能规模。
在比亚迪的带动下,深圳逐渐构建了席卷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根本举动步伐、汽车后市场等领域的完百口当链。
2月20日,深圳市商务局印发《推动外贸稳规模稳份额稳增长事情方法》中提到,推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项目投产出口,培植环球汽车发卖和出口中央。

而上海乃至全体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家当链的布局比较其他地区上风明显。
以特斯拉为例,此前,特斯拉环球副总裁陶琳在接管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家当链本土化率已达到95%;此外,上海的新能源消费市场也颇为强劲,2023年末,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28.8万辆,排名环球城市第一。

某种程度上说,上海与深圳的“对垒”,还是特斯拉与比亚迪之间的交手。

详细来看,上海128.68万辆的产量,紧张由特斯拉、上汽新能源等贡献。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其在环球紧张的出口中央,2023年,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了95.7万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其在环球紧张的出口中央,在特斯拉环球产能中占比过半。
更是占上海新能源车产量的7成以上。

近几年,比亚迪逐渐取代了特斯拉,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冠,也夺得了环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因此,深圳超越上海夺冠也就不足为奇。

2024年1月14日,“BYD EXPLORER NO.1”(比亚迪“开拓者1号”)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
图片来源:新华社

难道特斯拉就此认输了?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并没有深度参与中国电车市场的内卷,而是根据不同市场的价格竞争烈度不断调节销量分布,上海超级工厂成了巨大的调节阀。

在新能源车企价格战白热化确当下,特斯拉逆势涨价便可解释一二。
从特斯拉中海内部获悉,特斯拉即将在4月1日涨价,Model Y车型售价调高5000元公民币;同时,现行的8000元官方现车保险补贴政策、最高10000元的车漆减免政策也将在3月31日到期。
而本次调价实际涨价幅度最高达2.3万元。

利润上,特斯拉完胜。
去年,特斯拉以181万辆的销量,实现了约1062亿元的利润,而比亚迪超300万辆的销量,对应的却是约300亿元的利润。

磨练城市的远见:押对新势力或可逆风翻盘

除了深圳、上海,后继城市也是虎视眈眈。
光是长三角区域内,合肥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74万辆,增幅达190%,跃居第四;而刚刚晋升“万亿之城”的常州,产量近68万辆,反超重庆、柳州位居第六。

以常州为例,踏准了新能源汽车家当的风口,常州2023年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居江苏省第一,占全国的7.1%。
常州出圈的背后,不仅有比亚迪工厂的加持,2023年新势力老大空想,工厂也落子于此。
常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事情职员先容,常州基地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去年产量达到30万辆;而空想常州基地,去年有37.6万辆空想汽车从此奔赴全国……不管是比亚迪还是空想,得其一即可气吞山河,多少城市梦寐以求,常州却两者兼得。

对付造新能源车这件事,马斯克曾说过,造原型险些是造车最随意马虎的一件事,量产才是最难的。
对付单一车型来说,年产10万辆是一个门槛,很多造车新势力到本日依然没有跨过这个门槛,而是倒在了单一车型破十万辆的黎明前。

在城市排位赛竞争之中,离不开干系城市的眼力、打算,重庆便是一个例子。
在问界的带动下,2023年,重庆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去年产量达到50.03万辆。
从问界销量看,问界新M7自从去年9月上市后,其订单已打破12万辆,M9订单也打破3万辆,这为重庆的年底冲刺供应了有力支撑。

在新势力品牌销量中,今年问界汽车累计销量高达5.64万辆,超越空想,位列榜首。
2024年,问界产品持续爆火,一定为重庆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排名带来进一步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