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啥?……只因后者是小米SU7。
“价格战”还在持续上演,车市销量却未能一起上扬。
干系数据显示,4月海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3.2万辆,同比低落5.7%,环比低落9.4%;同时,各大车企则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解”情形,只有一半能够“跑赢大盘”。
详细到轿车细分市场,日系品牌仍持续低迷——除轩逸之外,排名最靠前者也不过是第15位的思域。
比亚迪势头强劲
除海豹、海豚之外,比亚迪旗下主流的轿车类产品险些全部进入了当月的榜单Top10(注:E2等车型并非主流消费产品)。个中,汉的销量更是连续两个月打破了2万辆大关——“光彩版”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该车持续火爆的缘故原由也可谓是显而易见:在光彩版车型上市后,仅花17万元不到就能入手一辆准C级车——放在5年前,这险些就只能是一个梦想;如今,却已照进了现实。
值得把稳的是,之前月销量一贯“高位运行”的海豚在推出光彩版后的市场表现却不升反降,4月更已跌破了“万辆”大关。以笔者之见,消费者或许认为该车在比亚迪开年的“光彩风暴”中并非“主角”——较之汉、秦、驱逐舰05等车型,其贬价力度不足。
或许,由于海豚是比亚迪在轿车产品线中的紧张盈利点,让厂方并不会过于压低价格去寻求销量;同时,该车价格“下探”还会让海鸥受到影响——毕竟,后者同样也是主要的盈利点(千万不要鄙视A级、A0级车之利润空间)。
至于“一枝独秀”的秦PLUS,其光彩版车型7.98万元的起售价确实冲破了行业价格标准,“大卖”也在情理之中。特殊是驱逐舰05的强势崛起,让这两款共线生产的“兄弟车型”协力斩获了单月6万余辆的销量,实在力已不言而喻。
德系霸占四席
从近几个月的市场走势来看,中国消费者对德系轿车仍旧非常相信——与比亚迪一样,“大众系”轿车也在4月榜单Top10中霸占了四席。
个中,朗逸的地位仍旧稳固,2万辆之月销量也属于其“常规操作”。此外,帕萨特当月的表现则确实让人面前一亮,16033辆的销量已将老对手凯美瑞甩在了身后。当然,后者刚刚才完成产品换代,新一代车型或许还须要一段韶光“蓄势”。
作为“BBA”中销量表现最为强势者,奥迪A6L在市场中“声量”不大、销量却不小。4月,该车以4000余辆的上风领先老对手奔驰E,险些超过了对手近50%。
至于持续低迷的新一代宝马5系,如果还想要回到之前的“高位”,或许也只能选择A6L的“老路”——贬价。
第32位:亮点选手
仅排名轿车月销量榜第32位,却也值得单独拿出来说上一说的——除了小米SU7,还能有谁?……
自4月3日开启交付之后,该车仅用28天就达成了7058辆之销量数据,均匀一天近261辆——显而易见,小米和“米粉”的力量都不容小觑。
说到这里,笔者不妨透露一个办公室的“打脸时候”:在SU7上市之前,“车动力”编辑部有好几位“预言家”都认为其销量不会太高,最多也就比顶峰期间的小鹏P7略好一些——不过,现实中的“打脸”速率却是如此之快,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末了,我们终于得出了以下结论:对小米汽车,你还真不能用传统造车企业及其产品的思路去剖析什么性能、配置……可以说,它的确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无论“米粉”还是“非米粉”,面对这波泼天的流量,任谁也都会想去“蹭一蹭”。
【车动力说】海豚的销量能否“回暖”?小米SU7还会“火”多久?凯美瑞什么时候能再追上帕萨特?……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期待5月的销量数据“放榜”。